旧五代史_后唐列传二十六部分译文
-
查阅典籍:《旧五代史》——「旧五代史·后唐列传二十六」原文
康延孝,塞北部落的人。起初隶属于太原,因犯罪,逃亡到汴梁。开平、乾化年中,自队长积功劳升到部校,梁末帝时,多次立军功。庄宗同光元年(923)八月,段凝率五万士兵在王村扎营,这时康延孝为右先锋指挥使,率一百骑兵前来投奔。庄宗得到他很欢喜,脱下御衣金带赐给他。第二天,在邺城赐给田地住宅,任为捧日军使兼南面招讨指挥使、检校司空,守博州刺史。庄宗屏退别人向他询问梁朝军机,康延孝详细陈述利害。庄宗平定汴州,康延孝出了不少力。因功授检校太保、郑州防御使,赐国姓,名绍琛。第二年,庄宗郊外祭天典礼结束后,授康延孝为保义军节度使。
同光三年(925),讨伐蜀地,任康延孝为西南行营马步军先锋使、排阵斩斫使。康延孝骁勇雄健,为利益奋不顾身。率领前锋部队攻下凤州,收取固镇,降伏兴州,在三泉打败王衍的军队,俘虏的蜀军都在训示一通后释放了,从此昼夜兼行。王衍从利州逃回成都,切断吉柏津浮桥,以阻止各军,康延孝又造浮桥渡河,进军收取绵州,王衍又弄断绵江浮桥而去。水深没有船渡河,康延孝对招抚使李严说:“我孤军深入敌境,应用急兵才能获胜。乘王衍破胆之时,人心离散,只要用一百骑兵过鹿头关,他们就得赶紧投降。如果等到修好桥梁,必须要几天,若王衍坚闭附近关口,挫折我们的兵势,倘如延长十几天,胜负就不可知了,应该赶快渡过长江。”因而和李严乘马浮过长江,于是渡过长江的只有一千人,步兵淹死的也有一千多人。康延孝过江后,长驱直入经过鹿头,进据汉州。过了三天,部下后军才到,伪蜀六军使王宗弼令人带着牛酒币马归顺。十来天内,两川平定,康延孝停在汉州以等待李继岌。平定蜀地之功,康延孝是最大的。
这时..州节度使董璋任行营右厢马步使,华州节度使毛璋为行营左厢马步使,按军礼都应当听从康延孝。郭崇韬偏爱董璋,平定西川之后,郭崇韬每当有军机大事,必定召董璋参谋决定,康延孝内心不平。这时康延孝在城西驻军,毛璋在城东驻军,董璋驻在城中。闰十二月,康延孝因喝酒喝多了,对董璋说“:我有平蜀之功,你们像仆人一样相从,反而在郭侍中门下两头取巧,谋划陷害。我是都将,你是裨校,我能杀了你。”董璋很惶恐,谢罪而退。酒宴结束后,董璋告诉郭崇韬,郭崇韬心里记恨此事,于是任命董璋为东川节度使,免去军职。康延孝大怒,对毛璋说:“我冒着刀锋,冲破险阻,平定两川,董璋有什么功劳,突然得到那块地方!”二人因而进见郭崇韬,说:“东川是重要地方,应该选择良帅,工部尚书任圜有文武才干,很适合大家心意,请任命他为东川帅。”郭崇韬发怒道“:绍琛要谋反吗?敢违抗我的调遣!”康延孝等人惶恐而退。没多久,郭崇韬被李继岌杀害,二人因而责备董璋说:“你还能在哪个门下取巧?”董璋只有低头哀伤而已。
同光四年(926)正月二十七日,大军从成都出发,李继岌令康延孝以一万二千人为后军。二月六日,中军到达武连,朝中使者带诏书到,告诉说西平王朱友谦有罪被处死,命李继岌杀掉他的儿子遂州节度使朱令德,康延孝大惊,接着董璋带兵到遂州,遇康延孝不进见,康延孝很愤怒,对各位军校说:“南边平定汴梁,西边平定巴邛,策划谋略是郭公做出的,但汗马之劳,力摧强敌,是我。如以背弃伪朝归顺国家,辅佐而成霸业来论,就数西平王的功劳第一。西平王和郭公都以无罪而灭族,回朝廷后,下次该轮到我了。”九日,康廷孝到剑州,当时康延孝部下都是..、延、河中等地的旧将,焦武等人知道西平王惨遭祸害,又杀了朱令德,都在军门大声痛哭,对康延孝说:“西平王无罪,家中二百人被杀,河中旧将,没有不受牵连的,我们必死无疑。”这时魏王李继岌到泥溪,康延孝向李继岌报告说“:河中士兵号哭,将作乱。”十日,康延孝到剑州,于是带领众兵往回走,自称西川节度使、三川制置使,用檄文向蜀人招兵,三天之内,人数达到五万。
十二日,李继岌到利州。这一夜,守吉柏津使向魏王密告说“:得到绍琛的文字,命令砍断吉柏浮桥。”李继岌害怕,便令梁汉..用兵控制吉柏津。康延孝已带众兵赶往西川,李继岌派人骑马送信晓谕他。半夜,令监军使李廷安召来任圜,任他为副招讨使,令任圜率七千骑兵,和都指挥使梁汉..、监军李廷安讨伐康延孝。十四日,先令都将何建崇攻击剑门,攻下了。二十七日,任圜带大军到达汉州,康延孝前来迎战,任圜令董璋用东川的懦弱士兵抵挡其前锋,把精兵埋伏在后面,康延孝击退东川之兵后急忙追杀,遇伏兵突起,康延孝被打败,逃回汉州,闭关不出。西川孟知祥带二万兵,与任圜联合攻打他。汉州四面树起竹木做栅栏。三月九日,任圜在金雁桥摆下阵势,随即率各军呼喊着前进,四面放火,烈焰腾空。这时康延孝十分危急,带骑兵出战,在金雁桥遇上敌阵,又失败了,带十几名骑兵逃奔到绵州,被何建崇追上抓住了他,任圜命用囚车运来。这时孟知祥与任圜、董璋设酒宴聚会,因此令把康延孝的囚车带到酒会上,孟知祥问道:“您刚从梁朝脱身归顺,才平定汴水,节制陕郊,最近又领前锋,平定剑门以外,回归朝廷后,将授爵位封功勋,巨镇尊官,谁能与您竞争!无奈您急躁怨愤,自己毁了功劳,进了这辆囚车,成为邓艾,我深深为您感到痛惜,谁肯怜悯您!”孟知祥亲自倒满酒给他喝。康延孝说“:我自己知道富贵难以消受,官职已经满足。但郭崇韬是佐命元勋,辅助皇帝成就大业,不动干戈收获两川,自古以来的特殊功业恐怕谁也比不上,他并没犯下什么罪行,却全家被杀,我这类人还怎么能保住头颅?想到这些,我就不敢回朝廷去,天道不助我,一旦到这个地步,也是命该如此,还有什么话说呢!”任圜回师时,走到凤翔,朝中使者向延嗣带诏书来,于是处死康延孝。他的部下收藏了他的首级,埋在昭应县县民陈晖的地里,天成初年,他儿子挖出带走。
康延孝,塞北部落人也。初隶太原,因得罪,亡命于汴梁。开平、乾化中,自 队长积劳至部校。梁末帝时,频立军功。同光元年八月,段凝率众五万营于王村, 时延孝为右先锋指挥使,率百骑来奔。庄宗得之,喜,解御衣金带以赐之。翌日, 赐田宅于鄴,以为捧日军使兼南面招讨指挥使、检校司空,守博州刺史。庄宗屏人 问梁兵机,延孝备陈利害,语在《庄宗纪》中。庄宗平汴,延孝颇有力焉,以功授 检校太保、郑州防御使,赐姓,名绍琛。明年,郊礼毕,授保义军节度使。
三年,讨蜀,以延孝为西南行营马步军先锋、排阵斩斫等使。延孝性骁健,徇 利奋不顾身。以前锋下凤州,收固镇,降兴州,败王衍军于三泉,所俘蜀军皆谕而 释之,自是昼夜兼行。王衍自利州奔归成都,断吉柏津浮梁,以绝诸军。延孝复造 浮梁以渡,进收绵州,王衍复断绵江浮梁而去。水深无舟楫可渡,延孝谓招抚使李 严曰:“吾悬军深入,利在急兵。乘王衍破胆之时,人心离沮,但得百骑过鹿头关, 彼即迎降不暇。如俟修缮津梁,便留数日,若王衍坚闭近关,折吾兵势,傥延旬浃, 则胜负莫可知也,宜促骑渡江。”因与李严乘马浮江,于是得济者仅千人,步军溺 死者亦千余人。延孝既济,长驱通鹿头,进据汉州。居三日,部下后军方至。伪蜀 六军使王宗弼令人持牛酒币马归款。旬日,两川平定,延孝止汉州以俟继岌。平蜀 之功,延孝居最。
时邠州节度使董璋为行营右厢马步使,华州节度使毛璋为行营左厢马步使,以 军礼当事延孝。郭崇韬以私爱董璋,及西川平定之后,崇韬每有兵机,必召璋参决, 延孝不平。时延孝军于城西,毛璋军于城东,董璋军于城中。闰十二月,延孝因酒 酣谓董璋曰:“吾有平蜀之功,公等仆蔌相从,反首鼠于侍中之门,谋相倾陷,吾 为都将,公乃裨校,力能斩首。”璋惶恐,谢之而退。酒罢,璋诉于郭崇韬,崇韬 阴衔之,乃署董璋为东川节度使,落军职。延孝怒,谓毛璋曰:“吾冒白刃,犯险 阻,平定两川,董璋何功,遽有其地!”二人因谒见崇韬,曰:“东川重地,宜择 良帅,工部任尚书有文武才干,甚洽众心,请表为东川帅。”崇韬怒曰:“绍琛反 耶?敢违吾节度!”延孝等惶恐而退。未几,崇韬为继岌所害,二人因责董璋曰: “公复首鼠何门?”璋俯首祈哀而已。
四年正月甲申,大军发成都,继岌令延孝以一万二千人为后军。二月癸巳,中 军次武连,中使诏至,谕以西平王硃友谦有罪伏诛,命继岌杀其子遂州节度使令德, 延孝大惊。俄而董璋率兵之遂州,遇延孝不谒,延孝怒,谓诸校曰:“南平梁汴, 西定巴邛,画策之谋,始于郭公,而汗马之劳,力摧强敌,即吾也。若以背伪归国, 犄角而成霸业,即西平王之功第一。西平与郭公皆以无罪赤族,归朝之后,次当及 我矣!”丙申,延孝次剑州。时延孝部下皆鄜、延、河中旧将,焦武等知西平王被 祸,兼诛令德,号哭军门,诉于延孝曰:“西平无罪,二百口伏诛,河中旧将,无 不从坐,某等必死矣!”时魏王继岌到泥溪,延孝报继岌云:“河中兵士号哭,欲 为乱。”丁酉,延孝至剑州,遂拥众回,自称西川节度、三川制置等使,以檄招谕 蜀人,三日间,众及五万。己亥,继岌至利州。是夜,守吉柏津使密告魏王曰: “得绍琛文字,令断吉柏浮梁。”继岌惧,乃令梁汉颙以兵控吉柏津。延孝已拥众 急趋西川,继岌遣人驰书谕之。夜半,令监军使李廷安召任圜,因署为副招讨使。 令圜率兵七千骑,与都指挥使梁汉颙、监军李廷安讨之。辛丑,先令都将何建崇击 剑门,下之。甲寅,圜以大军至汉州,延孝来逆战,圜令董璋以东川懦卒当其锋, 伏精兵于其后,延孝击退东川之兵,急追之,遇伏兵起,延孝败,驰入汉州,闭壁 不出。西川孟知祥以兵二万,与圜合势攻之。《九国志·李延厚传》:康延孝入汉 州,知祥遣延厚率兵二千会李仁罕讨之,将行,誓士卒曰:“今出师不三旬必破贼, 乃立功图赏之日也。士卒忠奋者立东厢,衰疾者立西厢,无自苦也。”得请行者七 百人,逐延孝西寨,斩首百余级,竟拔其城。汉州四面树竹木为栅。
三月乙丑,圜阵于金雁桥,即率诸军鼓噪而进,四面纵火,风焰亘空。延孝危 急,引骑出战,遇阵于金雁桥,又败之,以十数骑奔绵州;何建崇追及,擒之,任 圜命载以槛车。时孟知祥与任圜、董璋置酒高会,因引令延孝槛车至会。知祥问曰; “明公顷自梁朝脱身归命,才平汴水,节制陕郊,近领前锋,克平剑外,归朝之后, 授爵册勋,巨镇尊官,谁与为竞!奈何躁愤,自毁功庸,入此槛车,还为邓艾,深 可痛惜,谁肯愍之!”知祥因手自注杯以饮之。延孝曰:“自知富贵难消,官职已 足。然郭崇韬佐命元勋,辅成大业,不动干戈,收获两川,自古殊功,但恐不及, 一旦何罪,阖门被诛;延孝之徒,何保首领。以此思虑,不敢归朝,天道相违,一 旦至此,亦其命也,夫复何言!”及圜班师,行次凤翔,中使向延嗣赍诏至,遂诛 之。部下怀其首级,瘗于昭应县民陈晖地。天成初,其子发之携去。
硃守殷,小字会兒。庄宗就学,以厮养之役给事左右。及庄宗即位,为长直军 使,虽列戎行,不闻战攻。每构人之短长,中于庄宗,渐以心腹受委。河上对垒, 稍迁蕃汉马步都虞候。守殷守德胜寨,为梁将王彦章所攻,守殷无备,遂陷南寨。 庄宗闻之曰:“驽才大误予事!”因撤北寨,往固杨刘。明宗在郓州,密请以覆军 之罪罪之,庄宗私于腹心,忍而不问。同光二年,为振武节度使,不之任,仍兼领 蕃汉马步军。京城初定,内外警巡,恃凭主恩,蔑视勋旧,与景进互相表里,又强 作宿德之态,言语迟缓,自谓沉厚。及郭从谦犯兴教门,步军始乱,中使急召骑士, 守殷按甲不进,庄宗独领宦官斫射,屡退,而骑军终不至。庄宗既崩,守殷拥众方 在北邙,憩于茂林之下。迨闻凶问,乃入内,选嫔御及珍宝以归,恣军士劫掠京都, 翌日方定,率诸校迎明宗于东郊。天成初,授河南尹,判六军诸卫事,加侍中,移 汴州节度使。车驾将巡幸,外议喧然,初以为平吴,又云制置东诸侯。守殷乃生云 梦之疑,遂杀都校马彦超、副使宋敬。《欧阳史》:守殷将叛,召都指挥使马彦超 与计事,彦超不从,守殷杀之。明宗怜彦超之死,以其子承祚为洺州长史。守殷驱 市人闭壁以叛,明宗途次京水,闻之,亲统禁军,倍程直抵其垒,长围夹攻,缒城 甚众。守殷力屈,尽杀其族,引颈令左右尽其命。王师入城,索其党,尽诛之。诏 鞭守殷尸,枭首悬于都市,满七日,传送洛阳。
杨立者,潞州之小校。初事李嗣昭及李继韬,皆畜养甚厚。继韬被诛,愤愤失 志。同光二年四月,有诏以潞兵三万人戍涿州,将发,其众谋曰:“我辈事故使二 十年,衣食丰足,未尝边塞征行,苟于边上差跌,白骨何归?不如据城自固,事成 则富贵耳。”因聚徒百余辈,攻子城东门,城中大扰。副使李继珂及监军张机祚出 奔。立自称留后,率军民上表请旄节。庄宗怒,命明宗与李绍真攻讨,一月拔之, 生擒立及其同恶十余人,送于阙下,皆磔于市。潞州城峻而隍深,攻立辄敢据之, 庄宗因兹诏诸道撤防城之备焉。
窦廷琬者,世为青州牙将,梁祖擢置左右。同光初,为复州游奕使,奸盗屏迹, 历贝州刺史。未几,请制置庆州盐池,逐年出绢十万匹,米十万斛,遂以廷琬为庆 州防御使。俾制置之,由是严刑峻法,屡挠边人。课利不集,诏移任于金州。廷琬 据庆州叛,诏邠州节度使李敬周率兵讨平之,夷其族。
张虔钊,辽州人也。《九国志》云:虔钊,辽州榆社人。父简,唐检校尚书左 仆射。初为太原牙校,以武勇闻于流辈,武皇、庄宗之世,累补左右突骑军使。 《九国志》:庄宗尝以偏师取镇阳,命虔钊率骑为先锋,屡挫贼锐,遂陷其城。明 宗素闻虔钊有将帅才,及即位,擢为护驾亲军都指挥使,领春州刺史。天成中,与 诸将围王都于中山,大败契丹于嘉山之下,及定州平,以功授沧州节度使。《北梦 琐言》:虔钊镇沧州日,因亢旱民饥,发廪赈之,方上闻,帝甚嘉奖。他日秋成, 倍斗征敛,朝论鄙之。移镇徐州。长兴中,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西面马步军都部署。 及末帝起于凤翔,闵帝诏令虔钊帅部兵会王师于岐下。洎西师俱变,虔钊愤惋,退 归兴元,因与洋州节度使孙汉韶俱送款于蜀。孟知祥待之尤厚,伪授本镇节度使, 俾知祥坐获山南之地,由虔钊之故也。《北梦琐言》:入蜀,取人产业,黩货无厌, 蜀民怨之。孟昶嗣伪位,加检校太师、兼中书令。晋开运末,蜀人闻契丹入洛,令 虔钊率众数万,将寇秦、雍。俄闻汉高祖已定中原,虔钊无功而退。《九国志》云: 历左右匡圣马步军都指挥使,出为昭武军节度使。及汉祖即位,乃移镇梁州,以观 朝廷之变。会晋昌军节度使赵匡赞、凤翔节度使侯益俱谋归蜀,遂以虔钊为北面行 营招讨使,应接经营。俄而赵匡赞、侯益请昶出师,掠定三秦,因命虔钊与韩保贞 等总师五万出散关,雄武军节度使何重建出陇右,奉銮肃卫都虞候李廷珪出子午谷, 会于雍州。廷珪始出子午谷,闻匡赞为王景崇所逼,弃城自拔东去,遂先退师。时 虔钊、福诚、保贞师次陈仓,谋不相叶,而侯益闻匡赞已去,廷珪班师,亦诚款中 变,闭垒不出。司天监赵廷枢累以云气不利为讽,保贞乃与福诚率所部取陇州道, 会重建归蜀,虔钊留宝鸡,以势孤不可深入,遂班师。行至兴州,感愤而卒。
杨彦温,汴州人,本梁朝之小校也。庄宗朝,累迁裨将。天成中,为河中副指 挥使,及末帝镇河中,尤善待之,因奏为衙内都指挥使。长兴元年四月,乘末帝阅 马于黄龙庄,据城谋叛。末帝遣人诘之曰:“吾善待汝,何苦为叛?”彦温报曰: “某非敢负恩,缘奉枢密院宣头,令某拒命,请相公但归朝廷。”数日,诏末帝归 朝。明宗疑其诈,不欲兴兵,授彦温绛州刺史。安重诲坚请出师,即命西京留守索 自通、侍卫步军指挥使药彦稠等帅兵攻之。五日而拔,自闭门及败,凡十三日。初, 彦稠出师,明宗戒之曰:“与朕生致彦温,吾将自讯之。”及收城,斩首传送,明 宗深怒彦稠等。时议者以当时四海恬然,五兵载戢,蒲非边郡,近在国门,而彦温 安敢狂悖。皆以为安重诲方弄国权,尤忌末帝之名,故巧作窥图,究莫能倾陷也。 彦温愚昧,为人所嗾,故灭其族焉。
史臣曰:《春秋传》云:“夫不令之臣,天下之所恶也。”故不复较其优劣焉。 唯虔钊因避地以偷生,彦温乃为人之所嗾,比诸叛臣,亦可矜也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www.dftcdq.com/wenzhang/18184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诗经」
- 「论语」
- 「史记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传」
- 「左传」
- 「大学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书」
- 「礼记」
- 「周礼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吴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庄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书」
- 「汉书」
- 「晋书」
- 「素书」
- 「仪礼」
- 「周书」
- 「梁书」
- 「隋书」
- 「陈书」
- 「魏书」
- 「孝经」
- 「将苑」
- 「南齐书」
- 「北齐书」
- 「新唐书」
- 「后汉书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马法」
- 「水经注」
- 「商君书」
- 「尉缭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书」
- 「旧唐书」
- 「三字经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韬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国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伤寒论」
- 「反经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谭」
- 「弟子规」
- 「金刚经」
- 「论衡」
- 「韩非子」
- 「山海经」
- 「战国策」
- 「地藏经」
- 「冰鉴」
- 「围炉夜话」
- 「六祖坛经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简」
- 「资治通鉴」
- 「续资治通鉴」
- 「梦溪笔谈」
- 「旧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经」
- 「四十二章经」
- 「吕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训」
- 「三十六计」
- 「徐霞客游记」
- 「黄帝内经」
- 「黄帝四经」
- 「孙子兵法」
- 「孙膑兵法」
- 「本草纲目」
- 「孔子家语」
- 「世说新语」
- 「贞观政要」
- 「颜氏家训」
- 「容斋随笔」
- 「文心雕龙」
- 「农桑辑要」
- 「搜神记」